皇帝老儿一听大离丞相的话,当即明白了为何大离上下会这般气愤。
敢情是女儿家上赶着嫁入夏国有伤他们颜面了。
他想着二人即将成婚,不宜大动干戈,于是便给了大离丞相一个台阶下。
“范相,朕不知贵国公主修书催婚有何不好。”
“如今时局动荡,一切繁缛礼节都应从简。”
“不采纳古人订婚一载,结亲一载的虚礼,证明六公主深明大义。”
“大离皇帝有了一个这样的女儿不偷着笑,怎么还有心思放你过来对阵公堂?”
大离丞相自然不会认了大夏皇帝说的道理。
按他老古董的思想认为,无论是皇家娶亲,亦或是官员娶亲,平民娶亲。
都要三书六聘,少一样都不行。
至于什么朝局动荡,不过是各国之间偶有小摩擦罢了。
否则的话,各国动荡几十年了,为何从未听说有哪个国家因此覆灭呢?
“万万不行,我大离历来讲究三书六聘。”
“太子成婚如此,二皇子成婚如此,那么六公主成婚也应如此!”
皇帝老儿嘿嘿一笑,眼中满是嘲讽。
“范相,你若是这么说,反倒证明你应该先回去找到六公主,与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明明提出和亲的是公主,催婚的也是公主,跟朕的三皇儿有什么关系?”
“这般不分青红皂白便前来大殿问罪,你就不觉得自相矛盾吗?”
大离丞相被皇帝老儿的话给噎得难受至极。
他范相虽然权倾朝野,但毕竟他是大离的臣子。
如若受了皇帝陛下所托,教各位皇子公主礼义廉耻,他倒是可以借着先生的名义问问六公主此事究竟为何。
但他现在不过是普通一臣,而且六公主已然及笄,并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他又凭什么对于六公主的行为轻易置喙。
往小了说,这叫越俎代庖。
往大了说,这就是造反!
因此,他才不会把自己置于谋反的漩涡之中。
“我大离是天朝上国,即便是嫁女,也是下嫁于三皇子。”
“按理,三皇子必须亲自登门求亲,带我文武百怪考校了三皇子殿下的文韬武略。”
“再让太常太卜和钦天监合了八字和星象,之后三书六聘,过了九九……”
不等他说完,右将军已然有些听不下去了。
按照老匹夫的说法,若是李阳真想娶大离公主为妻,那么少说也要去大离国住上个三年五载的。
这和明着要求大夏派遣人质前往大离有什么区别?
再者说了,当前大夏国力强盛的关键就在于三皇子李阳,满朝皆知。
若是把三皇子远派大离,大离皇帝和文武大臣一商量,把三皇子殿下扣在大离永远不让回国可如何是好?
另外,他的军队才刚刚向天阳神军靠拢,正是关键时刻,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三皇子迈入虎口一步!
“老匹夫,你也太嚣张了!”
“什么叫做你们大离是天朝上国?”
“我们两国在签订和平约定之时,可用的是平等的礼仪,凭什么你们高人一等?”
自右将军之后,又有不少支持李阳的朝臣站出来为他鸣不平。
无奈他们人微言轻,即便是说了,也难入大离丞相之耳。
万急时刻,老宰相再一次站了出来。
“老朽本以为范相做了几十年的丞相,应该通情达理。”
“却没想到你一个通读圣贤书的人也能做出这般丧心病狂之事。”
“仗着大离强大,想压我们一头不说,而且还仗着如今兵力强盛,试图强词夺理。”
“老朽今天把话放这,别说老朽还没进棺材,就算是进了,变成小鬼也能弄死两个大离兵将,报效大夏!”
说完,老宰相赶忙给大皇子以及左都御史打眼色。
其意图实在是不能再过明显了。
之前无论大皇子和三皇子在朝堂上怎么闹,在私下里怎么使绊子,那都是大夏内政。
但现在范相这位大离敌人入侵,如果以他为首的大皇子派不和三皇子麾下的人同仇敌忾,难免皇帝陛下会对他们有所猜忌。
一旦让大皇子失去了恩宠在身的大好机会,那么王权富贵势必化作过眼云烟。
甚至若是三皇子因此登基,必定不会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