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禁一愣。
他只听说亲兄弟明算账,什么时候亲父子也要明算账了?
可一想到目前大夏的美好前景都出自李阳的努力,他还是松了口。
“朕允准了,说吧,有什么要求。”
李阳看了看王公公,又看了看门口的侍卫,微微皱眉。
作揖良久,一言不发。
皇帝哪能不知道李阳是什么意思,随即摆摆手让众人离开。
“你们暂且退下,朕有些话要单独和皇儿说。”
“老奴遵旨!”
大太监第一个应和,在向外走的同时将所有侍卫宫女也一并撵了出去。
“皇儿,到底是什么事情这般秘密,需要将左右全都喝退才行?”
李阳的这个计划已经酝酿很长时间了,如果想保证成功,那么就必须做到非常严格的消息封锁才行。
“父皇,儿臣请命再建立一支军队。”
这一次,皇帝听了也甚是吃惊。
“皇儿,为何有如此想法?”
“我朝内有御林军、护城军。”
“外有戍边军和虎贲军,何必还要另起炉灶?”
李阳并没有着急回答,而是去御书房的图册架子上找到了一张大夏地图,展开在了桌子上。
“父皇请看。”
“我国虽身处大陆之南,但仍被三国所包围。”
“之所以现在咱们能够偏安一隅,完全是因为与大夏以及大梁交好。”
“请问父皇,若是有一天,我国与三国同时交恶,他们兴兵来犯该当如何?”
都说每个皇帝都是居安思危的典型,大夏皇帝当然也不例外。
“皇儿想得甚远,父皇甚是欣慰。”
“不过这个问题,父皇早在登基之初便已想过。”
“三国共侵,利在于和。”
“如果想抵御三个国家同时行兵,我们只有将除了御林军外的三波军队一齐派出,以尽量拖延足够谈判的时间。”
李阳的嘴角微微上挑,看来父皇的想法和他预期的是一致的。
“父皇,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我国有四支军队的事情各国皆知,想必他们为了防止我方游说,多半会兵分五路一同进攻。”
说到这,桌子上的那张地图才算正式派上了用场。
“父皇请看,我国与另外三国的交汇之处,有五大战略要地。”
“分别是琼池,连江,芙羊,霞关,以及函古道。”
“如果我国能分兵五路,死死把住五大碍口,儿臣认为即便三国联军有五十万众也难以击破防线。”
皇帝陛下看着李阳手指所划的三国进军路线图,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皇帝捋着胡子点了点头。
“皇儿是想秘密建立一支部队,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方便,如果李阳对面的是大皇子和五皇子,不浪费一番唇舌怕是他们都不明白什么叫做三国连横。
“没错,历来国家兴盛都是立于胜和之上!”
“若是一味的败和,今日割十城,明日割五城,然敌军又至,早晚会亡国。”
“因此,儿臣组建的这支军队将是未来某一天,我大夏国的立身之本!”
皇帝不得不承认,李阳说得很是在理。
但最大的问题是,现在灾害频发,赋税大减,他即便是有心支援新军建设,也实在拿不出银两来了。
“皇儿说得在理,但父皇想知道的是,新军应该多大规模,又如何训练,如何保密?”
李阳指了指最不适合驻军防守的芙羊城。
“父皇,儿臣想将部队置于芙羊城北边三十公里处的邙山上进行训练。”
“以来邙山地方宽阔,足以屯兵数万。”
“而来此地距离京城和芙羊城都不算太远,只要一道调令,便可以轻而易举的让大军金军或者回防。”
见李阳已经将所有前期准备计划万全,皇帝陛下也只能说了实话。
“皇儿,父皇倒是同意你建立新军。”
“只不过,你投身于工部也应该对朝廷税收有所了解,现在正当国库空虚。”
“若是你需要父皇拨款支持,怕是需要等到秋后税收了。”
李阳早就想到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于是乎大手一挥,谢绝了皇帝陛下的帮助。
“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