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的风已消散了暑气,吹在脸上有凉爽的味道。
吹在心里,也吹散了连日来的郁气。
到北门的时候,城门是特意开着的。君翎和安沐瑾顺利出了城门。
“你太慢了!”安沐瑾吐槽道:“现在我们往哪里去?”
“照顾一下我这个伤员,可以吗?我的公主!”君翎随后道。
“再往东北方向跑一段路,就到了,我来带路。”他一马当先。
安沐瑾拽了拽缰绳,跟上了他。
拐过一个林子,是大片的平原。此时的原野上,还亮着点点星火。从高远处看去,像一个个萤火虫,闪闪发光。
再跑近些,是一盏盏火把做的简易灯火,一个个小小的、在辛勤劳作的人。
有人在拌泥浆,有人在夯地基,有人在捆柴火,有人在做饭食……他们或许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他们有着饱满的热情,有着对未来的无限的希望。
“你还记得我们来时,道路两边的流民吗?”君翎问。
安沐瑾拉起缰绳,停下了马,注视着他们。“他们是战火下流离失所的百姓,如今都有了新的家园。”
“是啊,看着他们,我能确信我做的是有意义的,我也明白我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他们是初心,也是归处。”看着灯火,君翎感慨道。
安沐瑾有些讶异,看着他。她未曾想过,真有一个人能与她的想法如此契合。
“让老百姓过上和平的生活,有饭吃,有衣服穿,有屋子住,亦是我为之努力的方向。”她郑重道。
“那可愿与我共同建设这样的世界?”君翎看着安沐瑾,深情发出邀请。
看着他的眼睛,万千星辰般明亮。
安沐瑾笑了:“愿与君共勉!携手进退!”
这话是真心的,比君翎在夜宴上所谓的“意中人”真心,比仓库落难时的“患难与共”真心。
这是基于内心深处的,真正的高远理想,而非现实中蝇营狗苟,利益为先。
实现这个理想的道路必然荆棘丛生,布满坎坷。但有一人能与你携手一道,是无上的幸事。
安沐瑾愿一试。
回到驿站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君翎把安沐瑾送回了房间。安沐瑾理了理自己的思绪,收拾心情,重新出发。
次日早晨,使团正使宋大人敲开了她的房门,把一个惊喜的消息传递给了她。
“公主殿下,副使卫大人还活着。他已经和上面取得了联系,重新派了新的护卫队来。”
他自顾自说着,没有注意到安沐瑾脸色的不对。
卫驰戎对于她来说绝对是噩梦的来源。
温和的外表掩盖不了他恶魔的本质。就算是为了本国的利益,安沐瑾也难以忍受他做事情不择手段,视人命如草芥。
“他和我们一起去邺都吗?”安沐瑾问。
“是的。早上传来的消息说,卫大人带着新的护卫队,已经到何山郡外了。马上就可以与我们汇合,一同前往邺都。”宋大人兴奋道。
于他而言,这几天发生了不少事。他既帮不上忙,也说不上话,唯恐落下使团正使的职责。
如今卫大人来了就不一样了,他是上面的红人,有他担着,责任总落不到他头上。
听到马上要见到了,安沐瑾更难受了。君翎显然也听说了这件事情,对此表达了祝贺。
出何山郡的时候,郡守闵鹤继送行。御林军领头的将军前来接送,且顺利和卫驰戎带的护卫队汇合。
君翎和卫驰戎打了个照面,子禾认出了他,他就是何山下陪安沐瑾逛集市的人。
电光石火间,君翎想通了来龙去脉,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僵持。
好在队伍马上出发了。而安沐瑾早早躲进了马车里,她不想见卫驰戎。
在御林军的护送下,队伍未做停留,行进很快。
一日傍晚,一行人到达了峪里镇。
这是邺都外的一个小镇子,原先荒凉得很,因可供人歇脚而逐渐发展起来。这里唯一的客栈便是官府设的驿站。
众人决定在此休整一晚,明日一早再进邺都。这也让邺都里负责使者接待的官员好做些准备。
驿站里,君翎接到了邺都中传来的消息,是宫里的姑姑借国公府的渠道送来的。
他拆开封口,纸条上上书:“安北城流民之事,万勿当心!”是皇后的字迹。
君翎的母亲出自国公府,与皇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