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何向军说“捡了两袋大腿菇”,胡丰年一开始还没在意,以为就两篮子那么多呢。
结果到家一看,好家伙!还真是满满两大 麻袋!
解开麻袋口一看,嚯~怪不得老婆大白天的还要把门关起来。
卖相这么好的大腿菇,他自己都好几年没看到过了。
这要是被村里人看到了,一传十,十传百,这么多亲戚邻居,怕是都不够分的。到时候这个少了,那个多了,又要吵半天,还不如索性一个都别给,大家落个清净。
再说了,这是他闺女运气好,才捡了这么多大腿菇,这个季节大腿菇本来就罕见,拿到县城,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闺女马上要说亲了,到时候这钱拿去买两床丝绸被面多好?
事不宜迟,胡丰年午饭都没来得及在家里吃,喊上大儿子,到村里其他人家借了一辆自行车,父子俩小心翼翼地把麻袋里的大腿菇,转移到自家做的藤筐里。
一层大腿菇,一层蔺草,这样垫着,自行车颠簸的时候,就不会把大腿菇给颠坏了。
胡丰年和胡建国在装蘑菇的时候,胡琼芳也拿了四个她早上做好还没吃完的大饼。
把大饼从中间剖开,然后把中午炒好的青椒肉丝、酸豆角肉末,先铺上去,想了想,又夹了几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剁碎了之后,夹在饼子里,再浇上一勺红烧肉的肉汤,把一个扁扁的面饼,包成了一个大胖子。
做好才发现,家里没有干净的塑料袋可以装。
好在他们家啥都有,墙上挂着夏天晒的干荷叶,拿了两片下来,泡软后擦干,就是一块天然的保鲜膜了。
把饼子包好,给老爹和大哥每人拿了一个,路上饿了随时可以拿出来吃。
胡琼芳没想到的是,她随手做出来的一个家常小吃,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让他们全家,都提前走上了去336省道卖盒饭的创业之路……
胡丰年带着大儿子,十一点多从村里出发,下午四点钟才回来。
父子俩都笑容满面的。
要不怎么说,还是城里人有钱呢。满满两麻袋的大脚菇,一个小时不到就卖完了,而且后面还有人追上来,问他们明天还来不来了。
卖蘑菇的钱,胡丰年一分为二,一份给了闺女,另一份给了何向军。
何向军哪好意思拿这个钱?
他心里清楚着呢,山里的蘑菇其实不值钱,真正值钱的,是胡丰年在黑市上的人脉和门路。
要是没有门路,现在这个年代,你就是捧着金子上门跟人换粮食,别人也未必敢跟你换。
万一是搞破坏的敌人呢?
这个年代的老百姓,觉悟普遍都挺高的,可以说是人均“朝阳区大妈”了。
何向军推辞着不肯要,胡丰年想了想,点点头,顺手把钱给了他闺女。
然后,酸溜溜地来了一句:“行,那就让芳芳替你保管吧。”
何向军愣了一下。
啪的一声,心里炸开了一朵灿烂的烟花。
把他整个人都炸懵了。
不是,胡大叔这句话,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吗?
让芳芳替他管钱,意思就是……
脑子还没彻底反应过来,嘴巴已经先行动起来了。
只见何向军啪的一声,对胡丰年敬了一个军礼:“爸!我向组织保证,以后咱们这个小家庭,由胡琼芳同志当家做主,我赚钱,她管钱!”
“呸!谁是你爸?想改口?还不赶紧回家,把媒人叫过来?”
臭小子!
可真会顺着杆子往上爬啊。
他不过是小小的松了个口子,这小子就麻溜的钻进来了。
脑子这么好使,他那个傻闺女哟~以后怎么玩得过这小子?
胡丰年这个老岳父,不由暗暗惆怅起来,嘴里的红烧肉都不香了。
胡琼芳倒是不怕何向军比自己聪明,主要是上辈子她身边的聪明人太多了,早就已经脱敏了好吗?
而且,聪明也要看用在什么地方。
用在错的地方,就像姜乐平和姜乐生兄弟俩,本来以这兄弟俩的智商,如果把这份聪明劲儿用在正道上,成功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而不是把这份聪明,用在算计自家人的身上。
说句贬低自己的话,胡琼芳身上除了那点劳动力和生育价值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别人算计的?
上辈子,姜家兄弟要是没把心思都放在算计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