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姥爷支持女儿从村里搬出来,听说她已经托人找好了盖房子的人,点了点头,对两个儿子吩咐道——
“反正地里的活也干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我和你妈慢慢做着。”
“建国你去找人借个拖拉机,给芳芳把那些盖房子的红砖、瓦片、水泥什么的拉回来。”
“建军你跟你媳妇也去帮几天忙,给工人们做个饭,顺便看着点,别叫人随便糟蹋东西。”
胡建军点了点头说:“省道那边小偷小摸的不少,回头砌墙的时候,我弄点碎玻璃渣插在墙上。”
大人们在商量正事,胡家的第三代也在热情地招待头一回见面的表弟表妹。
胡昌明和胡昌盛兄弟俩,从家里拿了打鸟的弹弓,要带姜诚去杨树林那边打麻雀。
胡昌美拉着表妹姜甜,问她平时在家都做什么。
姜甜腼腆一笑:“钓黄鳝,挖泥鳅,捡螺蛳?”
胡昌美:“……”
这番话可把本来想伪装淑女的胡昌美给整不会了。
说实话,姜甜表妹的外表,实在是太具有欺骗性了,看着完全不像是个喜欢挖泥鳅摸螺蛳的野丫头。
姜甜重生后一直在忙着帮她妈一起赚钱养家,压根就没关心过自己到底长得好不好看。
但胡昌美是被小表妹惊艳到了。
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深刻的双眼皮,一看就是遗传了小姑姑胡琼芳。
鼻梁不算高,鼻头肉乎乎的,这让姜甜看起来十分的人畜无害。
农村的小孩经常在外面疯玩,基本上都晒得黢黑,很少有像姜甜这样皮肤白皙的。
看了看小姑姑被晒成了蜜色的皮肤,胡昌美猜测,表妹姜甜这怎么晒都不黑的体质,八成是遗传了姜家那边的。
想到爸妈经常在家里咒骂姜家两兄弟都是“小白脸”,胡昌美暗暗好笑,觉得爸妈还挺实诚的,虽然恨死了小姑父,但也承认人家就是长得好看。
既然小表妹平时玩的和他们差不多,胡昌美心里有了点数,跑到自家柴火堆前,选了几根长度粗细合适的棍子,又从厨房拿了两节鸡肠子,要带姜甜去钓虾子。
杨树岭这边有很多那种个头很大的河虾,跟姜甜他们经常吃的小草虾不一样,这种虾的螯特别长,喜欢夹着东西吃,村里很多小孩都喜欢钓虾子。
看到表姐不费吹灰之力,就钓上来好几只大河虾,姜甜心里“卧槽”了一声。
她怎么早没想到呢?
草虾个头小,处理起来也麻烦,哪有这种大河虾方便?
而且,听表姐说,她们钓虾子只是闹着玩,真要想吃,跟家里大人说一声,让大人拿着推网过来,沿着河沟来回推几趟,一会儿时间,就能弄半盆河虾。
看着一个就有她手指那么长的大河虾,姜甜简直高兴的快要跳起来了。
这哪里是河虾?
这分明就是钱啊!
等等!
“小美姐,这河虾个头这么大,又很好抓,大舅他们怎么不去卖虾子啊?”姜甜疑惑道。
胡昌美噘了噘嘴:“城里人不爱吃死虾子,我爸说卖这个虾子得弄什么氧气,咱们乡下没有,还得去县里灌,挺麻烦的,虾子还卖不上价钱,赚的钱还不够来回折腾的呢。”
姜甜回想了一下,确实,她在省道那边的早市也没看到过卖这种河虾的。
不过,别人家饭店都没有,要是他们能做出河虾面,那岂不是省道边上独一份的?
胡昌美说的没错,这种大河虾确实很好钓,她们带了六根钓竿,拿棉线拴着鸡肠子放在沟边上,一会儿收一根,没多久,带来的小塑料桶就装了大半桶。
看着塑料桶里活蹦乱跳的河虾,姜甜拍着胸脯表示,今天要亲自下厨,给大伙儿做点好吃的。
没想到姐妹俩回到家,厨房已经被家里的女人们占领了。
胡姥姥负责烧火,大舅妈切菜,二舅妈掌勺,就连小姑子胡琼芳都没捞到事儿干,只能在旁边帮忙递个盘子什么的。
听说外甥女想亲手做一道菜给家里人尝尝,二舅胡建军放下手里的活儿,拿了钥匙给小女儿胡昌美,让她带着姜甜去自己家做。
胡家已经分家了,平时三家都是各吃各的,偶尔做点什么好吃的,做好之后,也会盛两碗,送给爸妈和兄弟尝尝。
今天是团圆饭,全家人都在胡姥姥这边烧火做饭,二舅家的厨房没人用,正好方便姜甜过去大展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