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灭听了严世禄的话,半晌没有回复。
营帐之内,不论是澹台多尔,还是严世禄都开始紧张起来。
这个二王子殿下,虽然年纪只有三十,但是谋略老成,面如平湖。
谁都不能看出他的心里,到底在琢磨些什么东西。
过了一会儿。
淳于灭独自喝了一杯酒,才突然爽朗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秦相可真是有圣贤之心啊!体恤百姓之苦,谋求两国和平,我淳于灭怎能不钦佩啊!”
此话一出,严世禄终于松了一口气,笑道:“看来二王子与秦相虽未谋面,却已经心心相印,正所谓天下圣人,其道一也,只要能够和平,不论是对我大云,还是对恒沙国,都是大大的好处啊!”
淳于灭点头:“说的有理!”
“虽然我恒沙国疆土并未完全收复,但是如果能够免去百姓的战乱之苦,倒也不是不可以商量,只不过——”
淳于灭话锋一转,眼神尖锐起来:“虽然秦相有意谋求和平,可是据我的观察,那位镇守虎古关的征西大将军燕北辰,恐怕不是甘心服输之人吧。”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相令有所不听,如果秦相希望两国和平,可是那燕北辰非要掀起战乱,遗祸百姓,我们又该如何呢?”
“我恒沙国可以缔结和平,不再进攻虎古城,可是谁又能保证,那个燕北辰不会来进犯我恒沙国的左石、金谷、黄玉三城呢?”
燕北辰在帐外都快气炸了!
推杯换盏之间,大云朝的三座城池,就俨然成为了恒沙国的疆土。
秦颂和淳于灭成了缔结和平的功臣。
自己倒是成为了掀起战乱,遗祸百姓的刚愎之徒!
颠倒黑白,也不过如此了!
营帐中。
听到淳于灭的这句话,严世禄的嘴角,浮起了一丝狡黠的笑意:
“二王子殿下担心的有道理,在下从都城远赴西北,来与二王子殿下相会,也正是为了解决燕北辰这个麻烦。”
“二王子有所不知,这个燕北辰,不过就是一个农人出身的军卒,借着剿除贼寇的名义,私自壮大自己的军队!”
“明明就是一个私自结伙的贼子,却让大云朝百姓以为他是什么神将下凡,简直可笑!”
“说到底,就是一个虚名惑众的奸邪之徒而已!”
“他那支军队,自称是什么燕家军,其实不过就是一帮流寇村夫而已!若是任其壮大,早晚要在我大云朝境内惹出祸患。”
“秦相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提议封燕北辰为征西大将军,远赴西北,好方便解决掉这个麻烦。”
“秦相的意思是,由我等将这一帮流贼引导出城,再借二王子之手,铲灭这一帮乌合之众!”
“如此一来,征战失利,既解决了燕北辰这个麻烦,也给你我两国缔结和平盟约创造了条件,正可谓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当然,为了感谢二王子出手相助,秦相也已经为二王子备下了厚礼,只待他日送到二王子目前。”
严世禄的一番话,听得帐外的燕北辰浑身发寒。
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恶意!
他终于明白了!
一切的缘由都明白了!
当初,自己组织燕家军,荡平山贼匪寇的时候,秦颂就曾今派遣下属前来拉拢过。
但是燕北辰怎么会和这一帮佞臣狼狈为奸,于是果断地拒绝了!
本来以为这件事就这么算了,自己与秦颂这个宰相井水不犯河水。
可是没有想到,一股无法掌控的力量,在秦颂的眼里,就是眼中钉肉中刺。
一日不拔出,就一日不能安稳。
于是,借着恒沙国的入侵,秦颂就向皇上提议,派遣燕北辰为征西大将军,前来西北作战。然后再与恒沙国的军队暗通款曲。
由严世禄作为监军,逼迫燕北辰出城迎战,再立刻率领城卫军逃回,把燕北辰的四万燕家军留在大漠之上,任由恒沙国的部队蚕食!
而燕家军全数覆灭,也正好成为了秦颂缔结盟约,以岁币换和平的理由。
上一世,四万燕家儿郎以及燕北辰,落到战死疆场,马革裹尸。
全都是拜这个当朝的宰相,秦颂所赐!
这个家伙,在意的从来不是大云朝的百姓,也不是大云朝的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