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雨露皆为君恩,书生没法抗旨,但也不敢住进去,便只能天天叫人打扫御赐宅院,为此耗了不少银钱。
他的乡族听说了这件事,连夜拖家带口地进京,要投奔他。
书生好言劝说不成,最终还是抵不过,被那群人强势住了进去。
有言官上疏说他藐视皇恩,但皇帝均未理睬,尽数将那些人驳了回去。
就在那之后,各种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住在宅院中的老人们都莫名生了怪病,坐卧不能,须得叫人日夜照看着,而年轻人们也不约而同地遇到了怪异的事。
他们住得不安心,但又舍不掉这么大的好处,便想着请高人来做法驱邪,好叫他们往后能安心住在这里。
高人是请来了,可是那人只进了府门,便面色惊恐地跑了。
这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他们不死心,陆陆续续又找了好几个高人来看。
毫无意外,都是同样的结果。
那些被请来的江湖术士连银子都不要,不是说降不了,就是说这宅子命格太贵,非帝室贵胄不能压之。
这才叫他们信了几分。
家中最尊贵的是谁,自然是做了太子太傅,得皇帝看重的书生。
他们便凑在一起想了个法子。
书生虽名满天下,但出身不好,是极贱的命格。
叫他单独一人住进去,若是没事,便证明命格之说是假的,那自然最好。
若有事,再想法子劝说他把宅子转卖了,到时便能得到一大笔钱。
左右都是有好处的,他们便这样敲定了计划。
书生被他们强占了原先的住处,又被赶到了御赐的宅院中去住。
没过几日,书生连着高烧呕吐不止,连饭都吃不下。
这件事迅速传遍了国都,太子亲自登门,入府问候。
这次倒叫那些人都慌了神,忙灰溜溜地拎着行李,逃到乡下去了。
书生被接出宅院,回了家中养病。
他几次上疏请皇帝收回宅院,迫于流言,皇帝只得准了他的请求。
元卿感叹,书生这一招玩得妙啊。
皇帝赐下宅院是为了压着书生,好叫他记得自己的身份。
若来日等太子登基,这座逾制的宅院便成了书生的致命弱点。
这里边能做的手段太多了。
书生深知这一点,于是他便想到,利用族人贪婪之心,逼着皇帝不得不收回强压在他身上的圣命。
既解了自己的困,又趁势抬了一波太子。
也因为这件事,这处宅院空了几十年都没人敢买。
时间延续到这一朝,关于宅院的流言愈来愈诡异,逐渐演变成了烂在京里的“鬼宅”。
如果有人不得不从“鬼宅”前方路过,那他回家之前也要驱了邪,才敢进家门。
元卿爬上屋顶,沿着绵延的屋脊向旁边看去。
她想着原书中那处“鬼宅”的地址,又往远处望了望。
虽然时间过了很久,许多标志性的建筑都已不存在,但大致方位不会错。
陆宅如今所在的地方,就是当年那处“鬼宅”东边的一个偏院。
而往旁边看去,错落有致的楼阁一座连着一座,其间长廊纵横,雅亭点缀,恰是“鬼宅”的正院。
转念间,她便有了一个想法。
若当年“鬼宅”之事真的是书生所谋,那命格之说十有八九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更何况,陆昭在这里所住时日也不短了,要是真的有问题,依照陆昭的性子,怕是早就搬走了。
陆昭占了“鬼宅”的东边,西边目前还空着。
等陆昭回来,定要问问他是怎么将这个院子盘下来的,她再依样画葫芦,不就成了?
陆昭借着伤重,躲在家中不上朝。
元卿如今已是入了名册的大理寺评事,官阶不高,职责却不算小。
现今大理寺在任的评事不多,加上元卿也才只有四个,人手根本不够,她都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几瓣来用。
她作为陆昭的下属官员,头几日到大理寺办公,总要被人先围堵起来盘问一番,元卿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应付这些别有用心的人。
姜祈生有时看见了会帮她解围,使得某些人暂时按下小心思,没有过分为难她。
跟她相比,陆昭在家里养伤看书,可谓是悠闲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