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又是过得很快,大家又迎来了这个学期的最后一次考试。
考完,就可以尽情享受春节,享受外面的雪花飘飘,享受北风瑟瑟……
虽然班主任是语文老师,但三班的语文却不好。
在这一学期中,大家都把语文课当成摆烂课,肖缕又是温柔系的,所以在同学之间没有什么威严。
加之教室有温暖的空调,大家更是肆无忌惮,睡觉的睡觉,出神的出神,舒服得很。写其他科作业的也占多数。
干什么的都有,就是认真听语文课的没有,语文作业完成的人数在所有科目中是最低的。
于是最近就开始严抓,作为语文课代表的林筠,是她的二把手。
晚自习,还剩20分钟的时候,林筠默默的走上讲台,战术性咳嗽一声。
等所有同学反应过来时,才开始讲重要的事。
“嗯,快要考试了,肖老师非常担心我们的默写题,怕我们连一分都捞不着,所以找了一些重点的句子,让我来抽查你们。大家勿怪我。”
于是打开电脑,在随机数生成器中随便生成了几个数:29,30,13,48。
分别对应:银笙,何放,姜秋日,刘之闲。
何放一脸懵逼的看着电脑,为什么,这电脑成精了,专门挑到我,一会得被林筠挤兑死。
这几个人得上讲台上面默写,林筠说题目,他们在白板上面写,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何放根本就不记得了,一会写不出,得被林筠嘲笑两年半……
于是脑子灵机一动,看着同桌的语文小甘,直接顺手套进外套里。
林筠一边走在过道上,一边念:
《 望海潮》(东南形盛)一词中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葱葱,犹如云雾一般,与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
林筠念完后,望了一下黑白,大家的笔头就定定的点着白板,没有一丝会写的样子。
等了一会,又继续重复着题目。趁现在,林筠没有望向黑板,何放立马掏出小甘。
急忙的翻着目录,极速的找到对应的页数。
看到诗词,大概能知道它什么意思。所以他瞥一两眼,就立马出了答案。
然后趁大家不注意,将小甘放到自己的肚脐前面,衣服还算厚,他身材也算不错,所以完美的挡住了,后面的人都看不出来。
然后立马动笔,写下: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隔壁的三人齐齐望着何放,当他一动笔,就知道这人便是他们的救星。
于是跟着风,完美的写出了答案。
坐在座位的人,就静静的看着他们的小动作,偶尔发出赞叹的声音:
“呀,我家哥哥真棒,不愧是我家哥哥。”
林筠看着大家写的差不多了,又继续下一句:
“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满,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描写相近动作,书写近似心情。”
大家听到后,一脸疑惑,嗯?这是刚学的,《行路难》不是初中的吗?
发赖啊(神经啊),两年半前的记忆,早就进棺材板里了。
哇,死去的回忆突然攻击我,而我却无能为力。何放听完,皱着眉头,不知所措。
银笙的记忆还是不错的,他看着何放写不出,于是小声提醒他: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何放看着银笙,抿着双唇,微微上扬,眼里也带着震惊与疑惑,我去,这都记得!
看着银笙没有动笔的念头,疑惑极了,他为什么不写。
为什么要提醒我,他写了之后我也可以抄啊,难道让我先写?然后他又抄我的?咦,真搞不懂。
何放如了他的愿,流利的在黑板上写着答案。
不管是上面的人还是下面的人,看着他写,自己的手也同步着。
林筠一脸无语,这……要不直接发答案吧。算了,不管了。
然后又继续,念完题目后,耳边传来刘之闲的声音,“ How many 空?”
没等林筠回答,黄敬就抢了先机,对他抛出一个媚眼,“三个空。”
“嗯,对。”林筠回答。
刘之闲一对上黄敬,就满盘皆输,毕竟油不过人家,打又打不过人家,烦死了,只能默默承受着。
如果我有罪,请让法律制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