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三天的努力,
大家也算是小有所得,从刚开始泥砖不结实,模具不够,效率不高等,到现在每个人每天都能翻差不多六十个泥砖,而杨晨曦他们也琢磨出了一个简单的房子模型
“现在是两种方案,第一是盖大房,还是集体住,大概也是盖五间。第二是盖小房,俩到三人住一间自己住队,或者是一个家庭,第一种是赶时赶工,明年还是会建第二种,你们怎么看”杨晨曦用树枝在地上画了画
“大小我都没意见,”会长,一是他们都是穿过来的,之前在学校也都是一个宿舍的,所以住一起也没事,二是两个人住也可以,行动也更方便,到时候就不是吃大锅饭了,这是趋势,毕竟众味难调,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家,就是对于阿野部落的人来说可能分开更方便, 毕竟有的人是有伴侣的
“可是冬天烧炕也很费木头,如果计划是每个人家的炕都连着一个灶台,这样子除了冬天之外每天烧饭不得热昏过去,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炼铁,能有隔热板”苏元
高5班的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意见,相比之下阿野部落的人通常是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只有阿野几人会参与讨论,因为其他人也没听懂,反正他们知道要听阿野的最终安排就好了
“要不然我们先按第一种方案,这样子炕烧大点,然后分成五间住,我们男女各住一间,阿野部落分三种,老人,男生,女生各住一间,来年再盖小房,小房不用装炕,往后,冬天大家一起住有炕的房子,其他不冷的时候就各住各的,你们觉得怎么样?”莫婧
“我觉得可行。”杨晨曦想了想,毕竟明年再建小房子时间更充裕些
“那这样建大房我们大概一间需要个5000块砖,厨房可以小一点……”
……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造砖的能力是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效率不是一般的高,之前没人是六十块,后面是一百来块,尤其是阿野部落的人,力气不是一般大,无论是男女,一听冬天不用受冷,干活不是一般的积极,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成品
他们不仅为了提高搬砖的效率用木头绑在一起做成一个木筏
还在造砖的同时盖了一个专门放木头的露天仓库,
房子要泥砖按三砌一盖好后,还要用黄泥加上干草混合糊在墙上,防止漏风,屋顶是把两个木头绑着支成三角然后卡死在泥砖上,用藤蔓把屋顶绑好,然后再用草堆盖上,最后也要糊上黄泥
炕的一头连接着隔壁的灶台,然后另一头连着外面的烟囱,屋里的坎下也有一个洞口是拿来烧的,用一个泥块挡着
最后做了宽三米,长8米的炕,然后房子大小是四十多平方米不包括厨房,这是莫婧她们的房子,因为她们住的人不算多,所以房子比较小
因为每年冬天部落里都会有人熬不住,尤其是老人,所以部落里老人也比较少才不到五个人还都是女性,因此他们的房子也比较小,差不多四十平,对比下他们算是宽的了,所以这个房子不仅会有老人住,还会有阿野部落的其他已婚女性住,像木姨兰姨
而男生住的地方比她们大一些,因为人比较多,所以炕也做的长些
门是用木头做的,建房子的时候专门留了地方安门的,门是卡在里面的,然后要外出,外面用藤蔓系在门口就可以关门了,而如果有人在室内只要用一个木棍就抵在地板上外面就打不开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