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婉柔和姨母、母亲正在屋子里喝茶,因为堂姐不在,姨母和母亲都很紧张,所以都没有说话。看到堂姐进来,立刻站了起来。
“婉怡,怎么样。柳夫子怎么说。”母亲紧张的问道,
“二姨母,柳夫子让我把阿柔叫过去考验一下,别担心,阿柔一定可以的。”
“堂姐,柳夫子都是要考什么啊,我就算是没学习过。”许婉柔担忧的问道,虽然自己在异能的改造下,背书这种考记忆力的没有难度。但关键是自己不认识字,也不会背这些古文言文。
“阿柔别担心,我已经把你的事情具体给夫子说过了。夫子不是那种喜欢为难人的,刚好柳夫子家的小女儿今年也到了上学堂的年纪,所以夫子今年也打算收几个刚启蒙的孩童,要不然我就会让你先把启蒙书学了再来柳夫子这。好了,快跟我来吧。”
走进去先给柳夫子行礼,柳夫子让堂姐先坐下,然后严肃的问道:“我听婉怡说她给你念过一页笔记,你能重复出来,那你现在还记下多少。”
“回夫子,学生现在都还记得,虽然还不识字,也不理解其中深意,但是我有在背后默默背诵,能学到一点是一点。”
听完许婉柔的回答,柳夫子还是决定让她把那页笔记背诵出来,若是没有撒谎,那就收下这个天赋异禀还勤奋努力的学生。
“既然如此,我就按照你背诵过的内容问问,就把《论语》里面学而篇前四句背一下,再将它们的释文背一遍。”(这里面科举内容就按照四书五经来写的,设定先贤名称不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一边效仿圣贤如何做人做事,一边……””一边流畅的回答柳夫子的提问,一边偷偷观察柳夫子的神情,发现柳夫子在听见自己的回答后,眼里终于露出了满意,看来柳夫子果然如堂姐所说是最端正严肃的人了。
柳夫子在许婉柔回答完后,就表明自己收下这个学生,然后让书童将姨母和母亲叫进来,递上拜师礼后,在堂姐和姨母的见证下,正式拜柳夫子为师。然后柳夫子就让许婉柔进入丁班去学习。
堂姐说过柳夫子这里一共有甲乙丙丁四个班,分别对应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想换班,需要进行升班考试,因此柳夫子教出来的学生在考童生时,基础都很扎实,十有八九都能过,就算像堂姐一样冲一冲秀才也是可以的。
丁班在最外面的屋子,许婉柔进去后发现里面已经有十一个学生,每一排有四个人,在最后一排中间还有一个空位,柳夫子就让许婉柔坐在这里。
坐下后柳夫子就直接开始授课了,因为这里面基本上都是刚来的,所以就从《三字经》开始学习,“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柳夫子先把《三字经》领读一遍,然后取前八句领读一遍,让许婉柔她们自己大声朗读,等她回来检查背诵,就出去给别的班授课了。
柳夫子一走,许婉柔旁边的女孩一下就把她的凳子搬了过来,“你今天来的,我叫王初雪,母亲说爹爹生我的那天刚好下雪了。你叫什么名字,你长得还挺好看的。”
“你好,我叫许婉柔。”看着眼前叽叽喳喳的同窗,许婉柔淡淡的开口。
“许婉柔,很好听的名字。那我们以后就是朋友了。”王初雪伸出肉乎乎的小手,碰了一下许婉柔。
看着眼前自来熟的小胖,也没有反对,毕竟看着还是很可爱的,虽然小朋友可能不喜欢和她们不一样的体型,但是许婉柔早过了中二时期。
看到许婉柔点头,王初雪很高兴,她已经来了五天了,除了柳玥瑶会给她说话,别的同窗要不就是沉默寡言,专心学习的,要不就是有朋友的,剩下的就是喜欢嘲笑她胖的,这还是她交的第一个朋友。
看见王初雪高兴的样子,还是提醒她回到座位去背书,夫子要检查的。不过对于朋友的话,王初雪还是很在意的,因此就很利索的回去了。
柳夫子给其他班上完课,就回来检查背诵,抽到的几个都背出来了,就让许婉柔她们先结束课程。因为离家远,中午饭只能在县城里吃,母亲本来是打算给她带饼的,但是爹爹担心中午吃冷的对身体不好。让母亲留意一下柳夫子家附近卖吃的小摊,这样既安全又能吃到热乎的饭菜,因为许婉柔同窗家也不是都很富裕,所以距离柳夫子家不远处就有一家卖混沌、面条和包子的小店,于是母亲给了许婉柔10文钱,让她中午去街头小店吃饭。
吃了一碗混沌花费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