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莲在想什么,周甜一概不知。
周甜现在没空收拾她,不代表不收拾她。
等成功把周龙一家人收为己用,就是周甜教训这朵小白莲的时候。
不管周家人在干什么,周甜一觉睡到半夜,准时起床干活。
趁着月色行至荷塘,周甜昨天已经抽过一次藕带,格外轻车熟路。
有了经验,周甜抽藕带的速度比昨天快许多,今天她想多抽点藕带,这样赚的钱就多一些。
虽是春夏交接之际,半夜的河水依旧冰凉,周甜锁骨以下的身体都浸泡在莲塘里,皮肤都泡的微微发白。
无视身体的痛苦,周甜看准天色,停止抽藕带,从莲塘里缓慢爬出,清洗一下自己身上的泥点子,接着拉上板车,向县城出发。
有了经验,周甜上路的速度也快了些,比昨天早了半个小时来到菜市场。
菜市场人来人往,周甜仍然占着角落卖藕带,她刚停下板车准备叫卖,早上来买菜的主妇们就围了上来。
新鲜的藕带价格贵,架不住好吃,今天围在周甜身边的,大部分是昨天买过藕带的顾客,也有昨天想买,但没买上的顾客。
看着一下子涌在身边的顾客,周甜不慌不忙,声音清脆,“大家别挤,今天我带了三百来斤藕带,想买的嫂嫂姨姨都能买的到。”
“一个一个来。”
“这位嫂子,您要买藕带是吗?一块五一斤,您要几斤?”
蔡菊英平时都是九点来菜市场买菜,昨天她来的时候,发现隔壁老陆拎着一捆藕带,大摇大摆的走出菜市场。
蔡菊英是个厨师,很懂吃,第一次尝到藕带这种食物,她就被脆爽的口感深深种草,只是很少人卖藕带,所以她也很难才能吃上一回藕带。
因此,看到邻居老陆买到了藕带,她十分激动。
为了能买到藕带,蔡菊英拦着老陆,惊讶又羡慕,“老陆,你这藕带在哪买的,怎么这么水灵。”
老陆拎着藕带,十分热心,给蔡菊英指认了方向后,又提醒,“在哪里买的,摆摊的是个高瘦的小姑娘。”
“今天她自己收摊了,你要想买,明天早点来。”
周甜的第一位客人,就是她。
蔡菊英看着满车藕带,藕带的新鲜肉眼可见,这样的藕带,她不用尝,就能知道口感有多好。
想到她所在的餐馆没有这样的食材,蔡菊英脑洞大开,要不……多买点藕带回去,给厨师长尝尝,让他推出特色菜,给餐馆多拉点顾客。
蔡菊英踌躇几秒,做出决定,“小姑娘,给我称八斤。”
周甜没想到早上的第一个顾客,一来就要称八斤藕带,她没有发愣,笑着麻溜的称了八斤藕带,称完后她有些发愁。
八斤藕带,数量不小,用稻草捆绑的话,需要捆的比较牢固,这样会损伤藕带。
蔡菊英看到周甜已经称好了,拿出自己的菜篮子,又递给周甜十块钱,边装藕带边试探,“小姑娘,我买了这么多藕带,你给我便宜点呗。”
周甜帮着蔡菊英装藕带,没有接过那张大团结,笑容自然大方,“嫂子,瞧您说的,我这都是小本生意,这个少几毛,那个少几毛,到时候都得赔本咯。”
“要不这样,您给我十二块,我再多给您放一把藕带。”
蔡菊英讨价还价失败,但听到周甜要多给她拿一把藕带,瞬间感觉自己占了便宜,喜滋滋的掏出剩下两块,语气欢快,“小姑娘年纪轻轻,挺会做生意,拿着吧,我明天还来跟你买藕带。”
周甜收好十二块,“好嘞嫂子,我在这等你。”
招呼完蔡菊英,周甜又开始给其他人秤藕带。
昨天是第一天卖藕带,有一些顾客对藕带还不熟悉,今天吃过藕带的顾客,在等待周甜称藕带时,都不由自主的夸奖藕带的口感。
“这个藕带我昨天买了,脆爽脆爽的,比空心菜还好吃。”
“放点泡椒,酸萝卜,肉丝炒一炒,酸辣开胃,我们家建国饭量都翻倍了。”
站在一旁的顾客听到她这么说,都十分好奇,“真的?这么好吃呢,我都流口水了。”
周甜忙着称藕带,收钱,找零,耳朵也时不时的在听顾客们聊天。
听到顾客们的一致好评,周甜轻轻勾着嘴角,工作起来更加认真专注。
正当她给一位客人捆好一斤藕带时,人群里传来一声讽刺。
“你们都是卖藕带的请来的托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