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户户办年货,热热闹闹过大年。
家里每个房间的门窗上都贴了安河写的春联,不是信不过安江而是他那狗爬似的字比傅容也强不了多少。
看着这一年家里人的变化,李凤芝欣慰的忙前忙后。
家里的孩子每一个都胖乎了很多,安江和安河都长高了不少,过完年都是十一岁的大孩子了。
三宝和安安养的脸颊胖乎乎尤其是安安,每天不是吃就是吃,三宝好歹还跟着村里的孩子疯跑,每次安安被人捏着脸颊说胖的时候都会回怼“我这是可爱太多了,把脸都充满了,哼”
两个小不点过完年也有五岁了,是可以送到学堂启蒙的年岁。
每次一说到读书三宝的嘴撅的比当时安江的还要高,也是之前家里穷不是跟着哥哥挖野菜就是捡柴火,都没有来得及跟村里的孩子玩耍,现在好不容易有时间了谁想去读书呀,玩都玩不够。
傅容也想着童年就这么几年,就如他的意晚一年去学堂。
大年三十团圆饭,傅容做了黄焖鸡、麻婆豆腐、卤肉、红烧鱼、红烧肉、清炒白菜还有孩子爱吃的拔丝红薯。
吃过饭要守岁,几个人聊着天打发时间。
安江小时候虎头虎脑的,脑子转的慢经常被安河当枪使,两个人一起调皮每次挨打的都是安江一个人。
安河打小就聪明,四岁就启蒙了,写的文章夫子都夸好。
说着说着三个人就陷入了沉思,不知道是不是想宋致远了。
傅容也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不知道21世纪的自己是不是已经死了,爸妈有没有伤心,好想回家呀。
宋福看着大家默不作声,也不知道怎么安慰,自己父母双亡没有亲人,现在能跟着东家已经是莫大的福分,不能再奢求什么。
两个小不点到了亥时就开始小鸡奔米,傅容和李凤芝一人抱一个哄着睡。
直到过了子时守岁结束,大家怀揣着各自的心事进入梦乡。
过完年就应该串门、待亲戚,傅容一家除了大年初一去王淑华婶子家坐了坐后面一直猫在家里,傅容每天变着花样给孩子们做好吃的。
厂子和卤肉铺都开工以后天气逐渐的回暖,自己的辣椒也可以开始种植了。
经过多方打听,村里种地最好最有经验的是郭达,里正叔的堂弟,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后来娶了媳妇就安定的在家种地。村里需要里正盯着的项目多了他也会帮着管理一下人手。
之前傅容家起新屋这就是郭达帮着盯的工,认真又负责。
傅容说明了来意,想让他负责管理这二十亩的辣椒地,一亩地半两银子负责春天和秋天两季的辣椒种植。
谈妥了工钱和内容,俩人很快就签了契约。
不过达叔要求再加一人,工钱还跟原来的一样,自己家得地也有很多怕种不了来耽误了生意。加的人傅容认识也是本村的村民郭小平,种的庄稼可以说是村里最好的。他们家一直没有儿子接连生了五个女儿后,郭小平也三十多岁了现在夫妻两个专心的种地挣钱养闺女。
之后的几天傅容一直在手把手教怎么种植辣椒,等一月过完的时候二十亩的辣椒籽已经全部下地。
安江开学的时候傅容已经整理好了行囊带着安河和宋福即将开启了去湖州的路。
临走前一晚三宝和安安跟牛皮糖一样一人一个腿,傅容走到哪他俩跟到哪。
安江婆婆妈妈的念叨“路上注意安全,跟陌生人保持距离,天冷记得添衣,热了记得换衣。吃的.......喝的......”
“安江你再说话我真的忍不住要把你的嘴缝上了”傅容用手挡住安江即将开口的嘴。
暴力的把他赶出自己的房间,这下可以安安静静的收拾东西了。
一大早一家人恋恋不舍的送他们出村,傅容揣着一千四百两的巨款,宋福赶着驴车踏着清晨的露水开始赶路。
傅容所在的州城是河州,洛神医在湖州,中间隔了两个州城,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要驴不停蹄的走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至少有系统吃喝不用愁,傅容安慰自己。
第一天刚出平县,就近找了一个客栈要了两间普通房间休息。
傅容揉了揉酸痛的小腿,这才是第一天,怪不得古人一般不出远门,这也太受罪了。
晚饭是傅容从商城里买的小菜和面条,几个人简单的吃过以后各自睡去。
第二天已经到了巳时还是不见傅容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