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了,什么都不用担心。自有我来为你们周全。
我看着他松了一口气,脸上有些许喜色。
我便招呼他吃我做的果子,又为他煮茶倒水。
看着他年轻英俊的样子,我都深感欣慰,这样好看的状元郎,是我弟弟呢!
我想了想又对他说道,过几日皇上便要给新科的士子们授官了,你可有想去的官署?
但凭圣上安排,子新不敢有微词。
我摆了摆手,不必客气,你如今是炙手可热的状元,便是不靠着他,外人也不免会多番揣测。况且,咱们苏家这几年也不曾沾过他半分姻亲的好处。平白让外人说了去不成?
你只管说便是了,姐姐自会替你周全。
子新沉默了一会儿道,新科士子按说都该派往翰林院,可我读了这几年的书,实在不想再跟四书五经打交道了。我想在朝堂上做些实事,延续父亲的理想。
我想了想道,京都府怎么样?京都府是为京都百姓办事的。况且府尹的夫人与我有交情。你去了,我也可让周大人照顾你。
他笑了笑谢谢姐姐为我安排!
待我正要问他一些家里的细况时,外殿的宫人进来禀报,再有一刻钟的时间,内侍就要带我弟弟回去了。
我心里有万般不舍,又不能表现出来。想了想,我吩咐宫人去将郑灿抱来。
我既然养了他,他便不仅是我的孩子,也是苏家的孩子了。
郑灿如今说话也利索了,我抱着郑灿道灿儿,你看,这是你舅舅。你去跟你舅舅说说话。
灿儿很听话的走到子新面前抓住子新的衣袖眨了眨大眼睛道,舅舅好,灿儿见过舅舅,舅舅安康。
子新顺势将郑灿抱在怀里逗了逗他,然后与我说道,姐姐,你当年离家近宫,我也是这般年纪吧!
是啊,你回去告诉父亲,如今我地位稳固,膝下有子。且让他不用为我担心,也不要为当年的事在责怪自己。
我嘱咐你的事,回去也要记着办一办。办好了便传信给我,我也得召那女孩进来看一看,才好为你们赐婚。
说完,我便吩咐两个宫人和皇帝的内侍一起将子新送出了宫门。
我这一辈子已然这样了,只盼着我弟弟他能仕途顺遂,夫妻和乐了。
只是少不得又得去跟皇帝周旋一番。
第二日上午我还是打起精神去了皇帝那里。
意料之中的,皇帝见了我便说起怀荣公主的事不成了。
又说公主不识好歹,以后她的婚事,他是再也不管了。
我心中有了数,便温然道,公主是陛下的妹妹,自然身份尊贵。苏家已经十几年无人在朝中了,无权无势不说,家境也贫寒些。即便如今子新中了状元,苏家的情形与朝中的王侯大族们也是相差了许多。
我顿了顿又道,昨日臣妾见了子新,原来家里母亲早前已为子新订了婚约。只等着他领了差事。家里就要为他操办了。
是哪一家的闺秀有这样的福气?皇帝问道。
是我母亲娘家的内侄女,论理,该是我的表妹。早前她便一直在我家住着,我母亲看两个孩子有意思便早早的将事情定下来了。我对答如流。
皇帝看着颇有些遗憾,我却觉得,仿佛劫后重生一般。
后来苏泽说,我这般两头谎话的骗着皇帝和公主,万一那怀荣公主什么时候见了我弟弟,恐会对我心存怨恨。
我松快地倚在榻上道,怨恨便怨恨吧,我自己一辈子便是如此了,无论如何,我不能叫子新与我一般。
第四章 玲珑曲
日子还是那样蹉跎又漫长,仿佛一眼望不到边的无休无止。
幸好,我身边有了郑灿,看着他一天天地长大,我才觉得这日子有了盼头。
他如今不仅会背好多首诗,还会写字了。
这些自然都是苏泽的功劳了。
也不知是进了夏日燥热还是怎样,我总是觉得困乏无力,往那一坐便昏昏的睡着了。
每到这时,郑灿便迈着两只小短腿爬到我的塌上,伸手表要去拽我的耳朵,扣我的鼻子。
我便抓住他乱动的小手,把他抱在怀里哄着他背诗给我听。因我不像苏泽那般严厉,他到并不怕我,背了两首便不耐烦的跑一边玩去了。
昨日,宣嫔带了五公主来找我闲聊,五公主比郑灿小一岁,还不会说话。
但是两人处的是出乎意料的好。
五公主咿咿呀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