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16xiaoshuo.com
杨楚生也想等等白雪吧,脚步也并不快,只是看着前面的秋月嫂和桂香嫂,一个三十出头的寡妇,一个是二十出头的少妇。压着担子,每一步都得用力,每一步的身子后面,也是晃得各有特色。
朦朦细雨,田野也更有一番春天的气息,路边的青草丛中,还冒出几小朵紫色花。前两天浇完肥料的那些秧苗,已经能看得出吸上了营养,叶子比还没施肥的其他田地绿了一点。
水笋叔早就在田地里了,看见杨楚生就喊“杨同志,过来一下。”
“哎,以后别喊我同志,叫名字就行。”杨楚生放下木桶就说。
“行,楚生!”贵喜嫂不但喊,声音还装得特别柔软,能听到的女社员们,又是笑。
一看见水笋叔的脸,就感觉到他正在高兴,一高兴,他也卖了一包百雀,给杨楚生一根,笑着说“你的办法真他娘的好,以前我们第一次施肥,得十天的时间,现在才多久,今天就能全部施完。”
“这就是多劳多得的好处,社员都喜欢多干点活。”杨楚生也高兴,重生到这个年代,自己不能多赚钱,但能让社员们肚子能吃饱,比自己赚钱还让他高兴。
水笋叔心里也佩服这个小知青,他这个办法,也是在大集体之下,提高生产的最好办法了。
“不过有一个麻烦,就是肥料不够,这肥要是施完,最重要的,就是多积些肥料,第二次施肥期就可以用。”杨楚生一说,旁边的几个社员还感觉怪,这小知青,好像对种田也挺内行的。
水笋叔吸了一口烟,摇摇头说“不行,得趁着雨季还没有真正到来,修理水沟。”
杨楚生抬起眼又说“修水沟也可以用承包的方式,比如这一段水沟就五个工,包给五个社员,半天能干完也是每人是一工,他们要干两天,也是一工。这样省下来的人,就可以到县城找肥料。”
水笋叔听到承包两字就心慌,还是摇摇头。
“嗨,我们还是照样的集体劳作,就是公社知道,最多也就批评两句。”杨楚生这样说,心里却在叹气,确实不能怪农民不会变通,都怕了。
“好,就这样办!”水笋叔也主意已定,还朝着杨楚生说“早造要是收成好,我跟大队建议,这个生产队长你来当。”
一边的白雪,鹅脸蛋还变得短一点,因为在偷笑。这家伙要当队长,还不知道要怎样折腾。
第10章 渡江侦察记
清明的季节,雨也会越来越大,前几天还是那种无声的细雨,今天一大早,这雨就大了起来了。这样的雨,也使得辛苦劳作的农民们,能够休息。因为这种天气,也不适合给田地施肥,自家的自留地,更不用浇水。
住着知青的祠堂里,渐渐也成了村里人没事的时候,聚集的地方。本来这个祠堂就是村民们没事会来的地方,现在又有个渐渐跟社员们打成一片,也让他们感觉到与众不同的杨楚生。再加上村里的年轻人,特别是村姑,都喜欢往这边跑,这祠堂都要成了红光大队最热闹的地方了。
特别是村姑们,也别说红光大队,其他地方也一样。村姑们最喜欢的就是知青,先别说他们有文化,这年代文化根本就没用。最喜欢的就是他们有口粮,反正这年代口粮就是最重要的,往往人们要说一件东西的价值,不是说值多少钱,而是说值多少稻谷。
桂香嫂和秋月嫂也都来了,一个是没有孩子,比别的村妇清闲点,而且年纪也还小。另一个是来帮杨楚生收拾一下的。
秋月嫂一来,就往杨楚生铺底下钻,大声就喊“你一个知青,要这东西干嘛?”说着,拿着那个宋代葵口碗。
“别别,秋月嫂,其他的东西可以不要,这三个瓷器你可不能动。”杨楚生急忙抱住那个东西,其他的人都在笑。
桂香嫂也笑着问“你拿这些东西有啥用?”
“反正有用,最少半夜尿急就用得上。”杨楚生能说什么,就乱说呗。
这好笑了,村姑们都乐。桂香嫂原来瞪人的时候,那眼神也特别好看。
刘雪贞脸上的一对酒窝陷得也挺深,大声说“是用来无聊的时候,擂胸脯的。”
村姑们一下就笑,桂香看刘雪贞在整理东西,突然发现有奇怪的了,还走到刘雪贞那边,小声笑着问“这是什么呀?”
刘雪贞“咯”一下就笑,小声也说“是我们戴在这的,你还不知道呀?”说着,指着自己的上身。
桂香嫂挺好奇的,她真的不知道,女人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