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波-邦色平时赋闲在家就研究“密芒”,也就是大唐所说的围棋。吐蕃把“密芒”称作“眼睛的战争”,下棋的时候,审时度势全靠一双敏锐灵活的眼睛,这种称法真是是妙不可言。
琼波-邦色战争指挥能力出众,对“密芒”有一种天生的领悟力,水平非常高,当年为了庆祝吐蕃把都城从雅隆谷迁到逻些,曾同时对弈二十七桌,每桌对手都由逻些群臣或各千户所派出的数名精英棋手组成,而琼波-邦色一人创下二十五胜一平一负的佳绩,一时传为美谈。他经常邀请围棋高手到自己领地藏博上分别对阵,他密切注视各个棋局的进展,发现哪一方形势不利了,就亲自出马,帮助劣势的一方转败为胜。
松赞干布是个全才,对“密芒”也少不了研究,往常时不时君臣间也对弈一局。石必锐耳濡目染,也学了一些皮毛,对“密芒”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吐蕃“密芒”棋盘纵横17道线,这倒不奇怪,中原围棋在汉代以前也是17道线,到南北朝时期才逐渐转为19道线,这反而说明两者是出自同一渊源。吐蕃“密芒”独特之处是在于:第一,由执白棋的一方先走;第二,对局前棋盘上摆好的12个子,黑白各6枚,交叉摆放,这12个子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第三,没有让棋子的做法,对局双方如果实力有差别,一律用“贴目”的办法解决,具体贴目多少,由双方在对局前商定;第四,如果一方的棋子做活后,可形成八宝吉祥图案的某种,要在原有的数目上加8个棋子;第五,如一方的对角两个星位座子和天元均被对方吃掉,要给对方增加24个棋子。
转眼到了春末夏初,草长莺飞,万物生长。琼波-邦色邀请松赞干布及众大臣去自己的领地藏博游玩,说同时有盛大的棋会、马会及酒宴。松赞干布满口应允,说正是踏春的好时节。
松赞干布率领着群臣出发了,快到琼波-邦色领地时,派噶尔-东赞域松、石必锐先去巡视一下,打好前站,安排好赞普牙帐什么的,他随后光临。
在路上,噶尔-东赞域松对石必锐说:“琼波-邦色这人回到逻些后表现的太与世无争了,与其一贯的风格很是不符,难道真的是因为年纪大了,所有壮志豪情皆付诸东流了吗?我们此番前去需多留一个心眼,全面查看清楚。”石必锐点头称是。
到了臧博,琼波-邦色非常热情,好酒好菜摆了满满的一大桌,还叫来了一大拨体态撩人的歌姬舞姬劝酒,幸好噶尔-东赞域松、石必锐早有心理准备,只以言语挑逗回应,拼命吃菜,酒并没有喝几杯。
宴会后,琼波-邦色叫他们去府里休息,噶尔-东赞域松提出要出现场看一看,琼波-邦色只得带他们去看马场、棋场、宴会场了。马场是一个环山跑道,山的下部比较平整,用来设置棋场,上部树木非常茂密。在离马场跑道不远的地方,是一个狭长的峡谷,峡谷景色非常优美,宴会场及赞普牙帐就设在离谷口约三里远的地方。
峡谷里绿树挺拔清脆,野花清香扑鼻,近处空气清新,远处瀑布飞流,真是一个好地方。琼波-邦色说这是他领地之内最美的地方,相信赞普一定会满意的。
石必锐仔细查看宴会场及牙帐,都布置的非常精美整洁,无可挑剔,但他直觉中总感到有一丝不对劲,想了好一阵,终于明白了:这峡谷附近没有鸟鸣声。这个时节,这种地方,怎么能少得了百鸟争鸣呢?除非峡谷边上有藏着人,鸟都飞走了。
石必锐大声对琼波-邦色说道:“真是好地方啊!这个地方让我想起了在苏毗的时候,跟女巫上山进行鸟卜,这地方山清水秀的,应该也有戴胜鸟之类的,待我去山上寻几只回去如何?”
“哈哈,”琼波-邦色接口道,“原来整事大论喜欢鸟类啊,这简单,不劳你大驾,回头我叫手下抓好,等马会、棋会、宴会一结束,立即给你奉上。”